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医院网站!

西北大学医院

西大社区卫生服务站

西北大学长安医院

健康管理
突发低血糖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量:

 当代年轻人热衷“轻断食”和“控糖饮食”,但过度节食或空腹健身易引发低血糖。那么,在遇到低血糖时我们该怎么办?又该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呢?


关于低血糖:

低血糖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对于正常人而言,将血糖低于2.8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低于3.9mmol/L)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


低血糖临床表现: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及其下降速度有关。轻度低血糖  

常出现在血糖快速下降时,通常会有饥饿感,心慌、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出冷汗、面色苍白等。中度低血糖  

除具有上述症状外,还伴随皮肤感觉异常(如口唇发麻);肢体颤抖、站立不稳,还可能出现喜怒无常、随地大小便等一些古怪行为。重度低血糖  

见于血糖缓慢而持续下降,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甚至危及生命。当遇到有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怀疑低血糖可能,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低血糖如何快速急救?

1.确保安全:首先,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摔倒或发生其他意外伤害。如患者处于危险地带(如马路中央),应迅速将其移至安全区域。

2.评估意识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其是否清醒、能否配合。

●如患者清醒且能配合,可直接进行下一步急救措施;

●如患者无意识或无法配合,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3.立即补充糖分并监测血糖这里记住两个“15”:“吃15”和“等15”。对于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有低血糖反应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当血糖≤3.9mmol/L时:

吃“15”吃15克葡萄糖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

等“15”等15分钟后再次监测血糖。

若血糖值未达到正常,可再吃15克碳水化合物后等15分钟再次监测血糖,可多次循环,直到血糖值达3.9mmol/L以上。


升糖食物速览:

给予含糖物质时,应让患者缓慢食用,避免引起呛咳或窒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4.保持安静与观察在急救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声干扰患者。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意识状态、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5.心理安抚:低血糖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在急救过程中,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安抚和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增强治疗信心。


日常如何预防低血糖?

1、饮食规律

避免空腹运动,睡前血糖<5.6mmol/L时可喝杯牛奶。

2、随身携带

糖友应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和急救卡(注明用药信息)。

3、监测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等低血糖易发人群,定期监测血糖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之一。

4、科学控糖

勿擅自调药!糖化血红蛋白需结合多指标评估。  

5、关注干扰因素

贫血、肝病、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6、及时就医

若低血糖症状未缓解/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如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高血糖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症的急救方案:

1.夜间低血糖:可维持数小时,并可能导致猝死。

急救法宝:首先改善睡眠方式,如果睡前血糖水平低于5.5-6mmol/L,需在睡前加餐;减少晚饭前或睡前胰岛素计量,若剂型不合理,也需调整;加强夜间对患者的监测。

2.黎明现象:指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夜间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前后(清晨3—9时)因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高血糖状态。

急救法宝:应避免漏吃正餐、避免晚饭过早、避免睡前摄入碳水,保证用药的依从性。必要时将用药时间从饭后服药改为睡前服药,或直接调整现有的用药方案,可遵医嘱在睡前使用二甲双胍以减少肝糖原输出来控制空腹血糖。

3.苏木杰现象(Somogyi效应:表现为患者的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也就是(先低后高)现象。

急救法宝:调整胰岛素使用时间和睡前用量、适当减量,或调整胰岛素类型,注意需逐步调整。生活上建议患者睡前适度加餐,晚餐后运动减量。

低血糖,可能发作于任一时间、任一地点,我们的急救需快、准、稳!一颗糖果或许能避免一场灾难,但科学预防才是长久之计。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太白校区: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 邮编:710069

办公电话:029-88308200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 太白校区 ◆

029- 88303120

◆ 长安校区 ◆

029-883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