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在校党委和直属单位党委的领导下,校医院党支部按照《西北大学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任务书》和《西北大学文化建设规划(2014-2022年度)》的要求,重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力促进了各项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取得良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服务师生健康
1.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10月31日校医院党支部召开十九大精神学习研讨会,支部委员、各科室业务骨干参加了学习会,邀请副校长陈超作专题报告;11月16日校医院党支部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学习十九大精神,支部书记和与会党员交流学习心得,共商医院发展大计。
2.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阵地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及时传达学校及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每次会议均结合校医院工作实际统筹安排,确保会议内容的全面性、实效性,并真实、详细做好会议记录;今年在长安校区新医院专门开辟了“党员活动室”,购置书籍资料,加强了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建设。
3. 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党建工作内涵:7月,医院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业务骨干赴渭华起义纪念馆等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接受思想熏陶和革命洗礼;10月,赴商州区大荆镇黄山村开展医疗下乡义诊活动,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健康扶贫”,用实际行动践行“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使党员职工在具体行动中接受再教育,激发了医院党员职工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4. 坚持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医院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调整、重要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均通过党政工联席会议进行决策,信息公开。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决策机制,统一思想,有效地保证医院各项工作决策科学、执行有力。
5.积极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今年重点做好教职工健康体检,数字健康档案库建立,健康管理延伸服务,积极推进校园家庭签约式医疗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职工个性化诊疗需求;根据学生群体的作息规律,调整各临床科室作息时间,重点应对学生课间和饭后的高峰就诊现象,医院实现三校区24小时应诊,医护值班无缝对接,不留空挡。
二、落实全国思政会议精神,打造“健康西大”文化,助推学校事业发展
1. 制度文化建设:医院成立了6个专业委员会,对新技术准入、药物分级管理、急危重抢救、医疗文书管理、分级护理、手术安全核查、会诊、三级查房等临床医疗工作进行梳理,重新修订了18项医疗核心制度并汇编成册,严格规范了全体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和操作规程,确保了临床诊疗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同时,还重点修定了《医院效能考核管理办法》《人事代理实施办法》《考勤考核工作实施细则》《外聘人员管理办法》《临时性工作调配管理办法》《各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整理汇编为《员工手册》,使全院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 行为文化建设:秉承“关爱病人,钻研医术;合理诊疗,精心施治;诚信守法,德技双馨”二十四字方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要求全体员工对待来访者要做到“有礼、有序、有形、有心”,“有礼”就是有礼貌,要做到应答有声,“有序”就是有秩序、有规程,“有形”就是用语和肢体一定要表达准确到位,最核心一点,就是要“有心”,用心工作,用心对人。医院把“看得清、说的明”作为医疗服务的最基本标准,就是要通过仪器设备把患者的检验检查数据查得清楚,通过专业医生能把患者的病情病因说得明白。营造“医院家”氛围,通过护士节、医生节、给员工派送生日蛋糕等形式最大化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激励全院医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全校师生。
3. 环境文化建设:医院环境整洁、布局规范、就医流程合理,人员着装统一、标识规范清晰;设置妇科专区,采用粉色装修,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感、增强安全感;宽敞明亮、轻松舒缓、嵌入家装元素的餐厅,为参检教职工提供了温馨的场所;11月,在全院所有有门槛的地方都粘贴了醒目的温馨提示标识,放射、B超、医疗废物暂存点等特殊场所均设置有明确的提醒牌。从小处着手、于细微处下功夫,医院环境文化建设,使职工增强了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当患者来到这样优美的环境中都能自觉的、有秩序地接受治疗和护理,这对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以及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均可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4. 创新文化建设:三校区组建三个基础医疗团队,分片包干,负责相应校区整体医疗工作,团队按照现代医疗管理模式实行全面绩效考核;因地制宜开展特色诊疗科室,丰富诊疗服务项目,长安校区目前开设有皮肤科、正脊科、妇科诊疗专区,太白校区开设有口腔科、皮肤科、眼科等特色诊疗科室,特色科室实行独立考核办法。运行机制的创新,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取得了良好收效。
5. 健康文化建设:把推进师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列为医院的基本职责。3月份,争取到教育厅、省疾控中心资助,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了防艾微课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受教学生24688名;9月份,在南、北校区同时开设健康教育通识课,受到学生热选;最近,为了落实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应陕西科技出版社邀请,由我校牵头联合省内部分高校医院,正在策划编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材。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打造“健康西大”文化氛围,有力助推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以建成“西北大学长安医院”为核心,完善各项医疗服务功能,取得突出成绩
1.长安校区医院基本建成并挂牌营业
长安校区医院建设是本年度医院整体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攻坚工程,原有卫生所升级为医院后,将能够开展更多的临床诊疗服务,满足我校师生更深层次的医疗需求。
(1)3月,开办医院必需的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等基础医疗设备投入使用。
(2)4月,化学发光仪、全自动生化仪、数字化X光机、彩色B超等大型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投入临床使用。
(3)10月,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长安区环保局验收并颁发了《排污许可证》。
(4)11月,医院放射防护改造工程通过长安区卫生监督所验收并颁发了《辐射许可证》。
(5)11月,医院消毒供应室建造工程通过长安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监督所验收并颁发了《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消毒供应室合格证》。
(6)11月27日,西安市长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下发《关于同意设立西北大学长安医院的函》(长卫计函[2017]243号),标志着“西北大学长安医院”正式建成。新医院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由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护)师8人、主治医(护、技)师18人、其他医疗技术人员38人、管理及工勤人员11人组成。
2.三校区医院功能进一步完善并协调发展
结合太白、长安、桃园三校区医院服务人群特点,按照校医院效能管理办法准确定位三校区医院功能和发展重点,合理调配人员和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三校区医院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进入良性协调发展状态。
(1)跟随学校事业重心南移,校医院以长安校区作为工作主体,按照一级综合医院标准建成“西北大学长安医院”,承担师生基本医疗、校园公共卫生和卫生行政管理等服务功能(包括:校园急诊急救、大学生传染病防控,居民、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师生省市级医疗保险等工作)。
(2)太白校区在保持现有医疗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取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重点发展康复治疗、口腔、眼科等特色诊疗科室,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师生医疗保健需求。
(3)桃园校区在现有门诊部规模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辖区师生基本医疗救治需求。
3.教职工健康管理体系建成并良性运转
(1)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添置大型医疗检查设备、设立温馨餐厅等措施,充分满足教职工健康体检需求;开通体检结果微信平台查询功能,便于参检教职工及时、准确、便捷的查阅体检结果;启用智能导检系统、优化体检流程,彻底解决了以往体检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候检人员分布不均的现象。本年度的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受到广大参检教职工的一致好评,教职工参检率也达到历史新高。
(2)建立健康管理团队,按照签约式医疗服务模式对教职工实行全员健康管理,将医务人员调整组建太白、长安、桃园三个基础医疗团队,分别服务于相应校区的人群。每个团队由多名全科医师、护士、医技、药师组成并配备1名社区卫生专干,以每年度教工体检为切入点,团队全科医师负责对自己服务范围内的成员进行全面体检,给出终检结论和健康建议,由社区卫生专干建立、记录、保存和管理本社区人员的健康档案。体检报告书的最后1页注明责任医师的姓名及移动电话,便于教职工咨询体检结论、预约诊治等。预期通过充分交流,加强熟识度,形成稳定医患关系,利于开展健康管理延伸服务。
(3)实行个性化服务和管理,根据教职工年度体检结论,将受检人群分为特殊人群、慢病人群、慢病高危人群、健康人群4类,制定不同管理方案及管理目标。针对高龄、行动不便、残疾及精神病者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体检、定期上门随访、上门诊疗、联系住院及医联体内转诊绿色通道、中医药管理、膳食和运动处方等特殊健康管理服务。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黏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慢病人群,提供定期随访、定期复查、定期宣教、新入病例管理、中医药管理、膳食和运动处方等健康管理服务。针对血压130~139/85~89mmHg、吸烟者、空腹血糖6.1~17.0mmol/L、血清总胆固醇5.2~6.2mmol/L、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等慢病高危人群,提供健康宣教、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膳食和运动处方等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健康人群,提供健康体检、健康宣教、开具膳食和运动处方等健康管理服务。
4.大学生健康教育纵深推进
(1)3月,在全校大学生范围内开展《“互联网+”大学生防艾微课》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增强大学生“防艾”知识和技能。本次学习活动历时12天,我校24866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和考核,考核通过率达到98.70%。
(2)5月,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健康知识测试、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
(3)9月,首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健康教育通识课,共计32课时,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传染病的防控以及心理健康知识,主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方面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健康宣讲,使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根植于心。
(4)11月,围绕“12.1”世界艾滋病日,协同上级疾控部门和校内相关部门举办了“2017年大学生防艾主题辩论赛”,全校共有10各院系组队参赛,通过防艾主题辩论赛的举办,将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融入互动式活动情境,进而达到使学生自觉防控艾滋病的目的。
5.大学生医保实现实时报销功能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调配人员、购置必备设备,面向全校参保大学生开通了门诊医疗费实时报销功能,参保学生就诊仅需缴纳30%的医疗费,降低了学生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医疗报销手续,有效方便学生就医。
四、以强化服务责任意识为重心,切实为全校师生做好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1.基本医疗服务
(1)临床诊疗服务:成立了6个专业委员会,对新技术准入、药物分级管理、急危重抢救、医疗文书管理、分级护理、手术安全核查、会诊、三级查房等临床医疗工作进行梳理,重新修订了18项医疗核心制度并汇编成册,严格规范了全体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和操作规程,确保了临床诊疗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一年来门诊接诊28076人次,急诊2361人次、输液8323人次、肌肉注射4228人次,完成全年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任务。
(2)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方面,为学校常住居民及流动人口通过门诊服务、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康档案,尤其是针对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通过随访、就医、体检等方式对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慢病管理方面,通过医师团队与慢性病患者实施签约服务,定期开设慢性病门诊对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健康指导方面,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知识宣传、周期性体检等服务;截止11月底,服务65岁以上居民936人,高血压建档656人,糖尿病建档194人,开展了全民健康日、爱牙日、高血压日、脑卒中日、糖尿病日等专题宣传。
2.公共卫生服务
(1)传染病防控:截止11月底报告法定传染病22人,管理肺结核病人7人,追踪辖区肺结核病人10人,筛查密切接触者486人,大学生新生入校筛查6433人,其他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25人,大学生接种出血热疫苗5838人。
(2)计划免疫:全年度管理辖区适龄儿童957人,各类疫苗接种878针次,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接种率达到100%;对幼儿园、附小等单位进行儿童查验考证工作共计516人,本年度进行了两轮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查漏补种2574人。
(3)健康教育及妇幼保健:全年度管理辖区适龄儿童640人,其中0至36月龄儿童177人,儿童系统建档人数87人,幼儿园体检553人,新建孕产妇65人次,入户随访25人次;全年健康教育讲座举办6期,活动记录16余次,宣传栏更换6期,新生报到艾滋病知晓率100%
3.卫生行政职能
(1)教职工医保服务:办理新增参保人员手续58人、死亡及调离人员医保手续42人、在职转退休人员医保手续53人、异地医疗费报销手续55人、异地急诊抢救医疗费报销75人,整理报销慢性病人员220人次,为我校参保人员办理社保卡298人次,为全校参保人员集中办理了工伤医疗保险。
(2)大学生医保服务:全年度办理大学生医保参保手续14820人(其中新生5460人);共办理大学生住院报销手续104人次,报销住院医疗费843689.04元;报销门诊医疗费869061.72元。
(3)校园卫生安全检查督导:充分履行校医院的校园公共卫生行政管理职能,配合长安区、碑林区卫生行政监督部门,对校内食堂、宿舍、图书馆、水处理等公共卫生场所和设施进行多次督导和检查,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日